本站域名可出售转让,联系QQ:984014
当前位置:谈理财-P2P理财参考信息平台社会80后女博导拟获提拔 卢艳丽个人资料介绍
80后女博导拟获提拔 卢艳丽个人资料介绍
2023-09-19

6月12日,四川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,其中显示,现任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委员、玉米研究所所长卢艳丽,拟任省属高校副职。

卢艳丽是位“80后”,出生于1982年12月,博士生导师,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,2018年获得第十四届“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”。

其本科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,获管理学学士学位。本科毕业后,卢艳丽突然“转行”,“半路出家”跨考作物遗传育种专业。没有学过生物化学、遗传学,更没有学过分子生物学、基因工程,她用了整整一年时间自学,一个个查询不懂的专业术语。不仅成功跨专业考研,还一路读到博士,拿下了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的农学博士学位,毕业论文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。读博期间,她还获得教育部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,赴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留学。

留学期满后,卢艳丽继续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、澳大利亚Murdoch大学、华中农大等访问交流。2010年,回到母校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,任副研究员。据四川农业大学官网,卢艳丽拒绝了去北京和澳大利亚的工作机会,“她表示,在学校时看到的是学校的不足;但离开母校在国外时,却一直在念叨着母校的好”。

2010年以来,卢艳丽花了近10年时间研究玉米,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玉米的基因秘密。

据四川农业大学官网:她发展了数量性状遗传定位和基因型缺失推算新方法,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引入新的非参数统计模型,成功解析玉米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。她发掘了一批以ZmARF31为主的玉米抗逆新基因,以响应干旱胁迫的smRNA和自然反义转录本为主的调控网络及具分子育种价值的功能标记,并系统揭示了表观调控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,通过转基因等分子育种技术创制抗逆玉米新材料,并在《Nucleic Acids Research》、《PNAS》等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,累计影响因子近150,授权国家专利6项。

此外,理论研究结合育种实践,卢艳丽探明了西南玉米“温带×热带”杂种优势模式,主持选育新品种1个(荣玉甜99),参加选育新品种9个(荣玉1210等),现已广泛推广应用并产生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。

四川农业大学官网评价说,“卢艳丽的系列研究成果,达到了玉米遗传育种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,且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”。

2018年1月,在第十四届“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”上,卢艳丽表示,她的科研精神就是永不言败,就像四川人打麻将,推倒再来、血战到底!虽然在科研这条路上也曾低落彷徨,但更多的是在生物世界里感受神奇,收获惊喜,“在我年轻的时候,也有过动摇或者犹豫,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认清楚你自己的方向,坚持下去”,“当你遇到挫折就坚持着再往前走一步,往往就看见光明”。

卢艳丽简历

卢艳丽,女,汉族,中共党员,1982年12月生,博士研究生,现任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委员、玉米研究所所长,2016年8月任现职级。

2001.07-2005.06 四川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,获管理学学士学位

2005.07-2010.06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,获农学博士学位

2008.10-2009.09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,公派博士留学生

2009.10-2010.12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,任consultant scientist

2010.6-2012.04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,任副研究员

2012.04-2014.09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,任研究员(2013.06-2014.01 澳大利亚Murdoch大学访问交流)

2014.09/2016.09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,副所长/所长

2016.08 至今 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委员、玉米研究所所长